毕业于西南林学院的何静卖了USB闪存盘,开始了自己的生意。 通过销售USB闪存驱动器,他现在已经赚了很多钱。 他是如何通过销售USB闪存盘开始自己的业务的?
今年中旬,中国校友会与《 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了“ 2009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 毕业于西南林学院的何静以300,000名资产跻身全美前100名。 赶紧上路的何静,手里拿着公文包,开始销售5个U盘,并一步步成为“云南第一校园品牌”。 即将发放的启动贷款为这个“企业家大亨”提供了一个新的目标:在3年内为100个人找到工作,并驱使10,000名学生创业。
我想入学的那天是一棵“大树”
“如果你是草,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踩到了 ,因为人是我不会见到你的,所以我将成为一棵大树。” 2005年9月,年仅19岁的何静第一次踏上西南林学院的大门,从出售其父母的房屋中收取的学费超过1万元。 考虑到四年后的严峻就业形势,何静用这个座右铭告诉自己,他在大学期间必须努力工作以拥有自己的平台,以便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为了找到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何静选择加入学生会。 每当他发起一项活动时,他总是第一个参加,最后一个参加,把每一件事做好。 学院为大学生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辩论比赛后,何静就主动承担了赞助的“大任务”。 从问学生到向公司讨钱,何静的想法是空白的,但他独自承担了一切。 “我无法每晚入睡,因为有太多事情需要我计划,而且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 两个月后,何静除了获得一万多元的赞助费外,还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三年级时,何静担任学生会主席。 他拥有“自己的平台”,因此他开始为学校的大学生组织一系列职业规划活动。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扩大的联系和“对学校各种人物的了解”o ;,这使何静仍然心存感激,“没有这个平台,也许现在我仍然遇到找工作的麻烦。”
用5个USB闪存驱动器开展业务
2008年3月,西南林学院的首届大学生创业竞赛为何静提供了真正的创业开端。 经过对学生会平台的培训,何静与几个通常会一起工作的兄弟一起开始编写有关如何使用大学平台开展业务的商业计划。 “写完之后,每个人都激动得无法入睡。” 第二天,何静拿着这个计划,开始从商人那里“借钱”。 何静坦率地说:“没有营销策略,没有经营方法。当时的计划似乎很幼稚。” 但计划制定后,得到了学校老师的支持。
“只要您能给我们商品,我保证就会卖给您。我至少有10种方法可以帮助您卖出去。” 那时,何静每天都带着计划书走来走去,描述各种企业之间的合作前景。 最后,一位商人对何静的耐心印象深刻,并给了他5张U盘进行销售。 为了出售这5个U盘,何静和几个同事成立了一个摊位。 “商品价格为50元,市场价格为90元。” 何静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将这5个U盘的“销售价”定为70元。
它比市场上的价格便宜,并且在学生的信任下,USB闪存驱动器得以快速发布。 用他赚的100元钱,何静购物了更多的商品,并开始向他的班级和大学生做广告。 较低的价格使学生选择从他那里购买商品,甚至有些班级甚至开始集体购买。 产品。 一个月后,整个数码城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何静这个名字,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向他们分销商品,他还赢得了他的``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
“三年内带动10,000名学生创业”
在科技大学白龙桥区旁边的一家商店里, 两平方米的空间。 一张桌子和3台电脑,茶几上摆满了数字产品。 何景正和一些创业伙伴坐在板凳上,讨论如何让他的校园媒体进入成功大学城。
“您认为这看起来像个有钱人吗?” 何静指着他简单的办公室,“大学企业家富翁”。 昆明盈协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注册,本金10万元,目前有13名全职员工。 在过去的两年培训中,已有13人成为公司业务的骨干。 这些员工的平均工资已经超过1000元,每学期开始时,工资就会飙升到2000元以上。 该公司目前拥有3家此类实体店,并且16所大学和大学也拥有大学生特许经营点。 该公司的年营业额可以超过一百万。
“攀龙区就业局为公司提供的5万元创业无息贷款,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发放。” 何静说,公司的成立使他承受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盘龙区劳动就业局及时提供了援助。 在提供创业政策指导的同时,积极争取为企业提供5万元的无息贷款。 有了风险基金,何静正在计划一个更大的项目。 “整合校园媒体资源,成为云南市场的重点媒体。” 何静说,目前,大学媒体仍处于低端水平,海报四处张扬。 为了张贴海报,甚至是恶心的比赛,您都可以张贴。 。 何静希望通过在校园电瓶车,宿舍楼入口等处安装液晶显示屏,提高校园广告的整体质量,规范商业广告的摆放位置,实现企业盈利。 此外,盈协公司还将开展“青苹果”送餐业务,通过申请月度卡每天为师生提供水果拼盘。 “至少它可以改善学生的营养。” 何静在谈笑时表现出一贯的自信。
“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开发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以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经营。” 何静计划在3年内解决60-100人的就业问题,提供200-300个工作岗位,并通过“昆明大学生创业网络”影响和驱动10,000名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实现就业,以及 真正让“胜利带来”o; 成为云南省校园第一品牌和大学生喜爱的品牌。
这是何静的小生意的故事。
>